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4.jpg

雖然我對布袋戲沒有太大的興趣,但今天還是晃到了二二八公園旁邊的臺灣博物館
『布袋戲風物-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展期為2021.08.24-2021.11.28
在我打這篇文章後大概也只剩一個月展期🤣,有興趣的話可以來看看噢
臺博館的門票非常便宜,全票一張30元,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不來逛逛的理由了😎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0.jpg

 

布袋戲風物展區位於一樓東側
布袋戲自19世紀傳入臺灣,儘管臺灣社會環境不斷變遷,布袋戲仍伴隨時代潮流,在看戲人與演戲人的互動下,翻新出不同類型的演出型態,陪伴無數的臺灣人度過成長的歲月。從廟埕野臺、戲院劇場到電視螢幕,不知塑造多少風靡老少的英雄偶像,也搬演過諸多曲折離奇、蕩氣迴腸的經典戲齣。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4.jpg

 

從臺前走到幕後
戲籠:是戲班所有用具設備的總稱,包括戲棚、尪仔、頭戴、尪仔衫、道具、樂器、戲箱、照明設備等
由於往昔戲班皆採用竹編籠,已盛裝演戲的所有設備,因而稱為『戲籠』,並沿用至今
後場樂師:戲臺後場是負責演奏怨氣和唱腔的樂師
傳統偶戲的後場音樂都是現場伴奏,配合演出劇目的內容、情境,加入適當的曲牌音樂,使劇情更具表現力,增加戲劇的可看性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5.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6.jpg

 

製偶師
製偶師傅與戲偶的外觀造型,如偶頭、手腳身架、服飾與盔帽,進而形成戲齣中的角色
雖然台灣布袋戲對於行當分類仍未有定論,但大致可分為生、旦、凈、丑、雜、特定偶
旁邊有一些製作布偶的簡易形成示意,頭、手與腳,都是一筆一刻作成的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7.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8.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9.jpg

 

接著來介紹一下大致角色的分類
我蠻喜歡這一區的,有清楚的簡介以外,還有許多角色和名稱可以對照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0.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1.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2.jpg

 

生 SHENG
『生』是素面扮相、沒有勾畫臉譜的男性角色,大多面向端正、優美,且多飾演正派人物
依年齡大致有青、壯、中、老年等,部分可略分文、武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3.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4.jpg

 

旦 DAN
『旦』為女輕角色,依年齡大致有青、中、老年等
大抵依五官、髮型、裝扮來代表角色特性、顯示角色的個性、能力、職業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5.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6.jpg

 

淨 JING
『淨』又稱為花臉,泛指臉上有顏色或花紋的男性角色
不同顏色或花紋代表角色的個性勇猛、急躁或心懷不軌等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7.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8.jpg

 

丑 CHOU
『丑』指詼諧、滑稽的男性角色,通常長相喜感
除飾演趣味角色外,也常扮演花花公子、販夫走卒及土豪惡霸等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19.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0.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1.jpg

 

雜 ZA
『雜』包含神鬼、佛道、動物等
此類角色豐富多變,多是神怪故事內的角色,如《封神演義》、《西遊記》等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2.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3.jpg

 

特 SPECIAL
『特』指的是固定角色的偶頭樣貌
此類角色無法如其他類別藉由調整服飾、頭戴來換角,如包公、雷公、田都元帥等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4.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5.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6.jpg

 

保留真實性的現代修護
儘管戲偶在演出及收藏的過程中會出現裂化或損毀,不論是戲班或收藏家都會設法修補或重新粉彩,這是令偶頭再獲新生的傳統辦法
然而當代博物館的做法,則以維護文物脈絡之『真實性』為原則,由於對博物館人員而言,文物經歷長年使用,以及不同年代的修補綴縫,是相當值得保留的研究證據。因此在不影響長久保存之前提下,修護師不會特別將修補痕跡去除、或是把破損部分換新,這是博物館著重『長久保存的修護』,與戲班或收藏家著重『完整樣貌的修復』,兩者本質上的不同之處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7.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8.jpg

 

安全典藏
整理好的文物會典藏於溫溼穩定且具消防、保全的現在畫庫房
除此之外,還會逐一量身訂做『設計妥適』並且『材料穩定』的收存措施
無論是托盤、襯墊、盒子或其他維護措施,除了能提供拿時的完整支撐、避免地震時的意外碰撞、更重要的是保護文物不受外力或懷竟變化影響
另外他的展品戴上了口罩,覺得莫名可愛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29.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0.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1.jpg

 

合成樹脂等近代材料
1970年代,雲林徐炎卿嘗試以合成樹脂為材料製作翻製偶頭,仍因技術問題而導致成本高昂,令其價格與木雕頭偶相近,直到改善製程,降低成本後,始得戲班廣泛使用
近代也有不少廠商會將偶頭彩繪洗去,用來製作模具,再使用各種泛用合成材料灌製成本較低玩具或觀賞用的偶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2.jpg

 

布袋戲偶人-鬍文
翻起包覆偶頭,除了可保護偶頭、避免髮鬚裝飾纏繞之外,傳說把偶頭包覆也可以避免戲偶夜間作怪亂跑,吃飯的傢伙散失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3.jpg

 

接著是一些戲劇的戲偶角色擺設
這邊展出的有西遊記、包青天和水滸傳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4.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5.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6.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7.jpg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8.jpg

 

稍稍可惜的就是有設計許多互動裝置
由於疫情的關係都不開放,每個裝置都貼著禁止使用🥺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39.jpg

 


 

雖然不太懂布袋戲,但蠻推薦這個展的
講解得很詳細,也不會無聊,展出許多戲偶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逛完展以後,可以對布袋戲有更一步的認識

🔎展覽名稱│布袋戲風物-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
📍地點│台灣博物館-100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門票│全票30元
📅展覽日期│2021.08.24-2021.11.28
📅觀展日期│2021.10.09(日)

臺灣博物館_布袋戲風物x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40.jpg

arrow
arrow

    記錄病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