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jpg

『掘光而行 洪瑞麟』目前在臺北美術館展出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1912-1996),其作品一直是臺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

臺北美術館的門票很便宜,全票30元/張
展期為:2022.03.19 ~ 2022.07.31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4.jpg

 

幼時曾入日人稻垣藤兵衛創立的稻江義塾接受啟蒙教育,其辦學理念秉承人道人權的精神
留日期間,接受不同藝術思潮的洗禮,受官展體系之外的新興美術運動,與獨立美術團體的在野精神影響
紮根風土民情、勞動階級的謳歌,呈顯於一系列1930年代以臺北後火車站、日本貧民窟為題的風景畫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5.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6.jpg


自由的野武士
洪瑞麟於1930年九月抵達東京,預計隔年春天投考美術學校,他先到川端畫學校和本鄉繪畫研究所日夜習畫,學習人體與石膏像素描,從古典學院式的炭筆素描作品中,其努力展露無遺。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7.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8.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9.jpg

 

裸女站姿
1930 碳筆、紙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0.jpg

 

朝粧
1934 油彩、畫布
是童元隆茶行老間娘侄女丁韻琴坐在圓板凳上,花臺上放置了鏡子,為坐在有靠背扶手的木椅上的洪價仙梳頭髮的情景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1.jpg

 

勞動者的感悟
洪瑞麟初在日本看到降雪,興奮的畫下許多雪景,如1930年在新宿所畫《東京初雪》、1932年的《東京女子大學一角(殘雪)》。同時在他學校所在地武藏野與東京郊外都留有風景作品
留日第二年因家庭資助中斷,洪瑞麟到套灣留學生 宿舍高砂素打工賺取生活費,對勞動者心有所感。

 

以下為風格差不多的展品,我就不一一打上名稱了
但我很喜歡這樣的風格,所以拍了照片分享一下
1937 墨、淡彩、紙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2.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3.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4.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5.jpg

 

山形市集
1937 油彩、畫布
描寫冰天雪地遼闊的大地上,才經歷數年飢餓、收成很差的農民,披著毛氈瑟縮的坐在地上等待交易
畫中的農民販售的食材少之又少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7.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6.jpg

 

東京女子大學一角
東京女子大學 1918年成立,位於東京都杉並區善福寺二丁目6番1號,從地圖上觀看,東京女子大學與帝國美街學校(現武藏野美街大學)非常接近,所以洪瑞解到該校寫生。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8.jpg

 

礦工之頌
為報答倪蔣懷的知遇之恩,1938年洪瑞麟來到瑞芳一坑分坑(後稱瑞芳二坑與懷山煤礦)任職,他本想做十年工作就礦場到巴黎逐夢,但第二年他娶了礦長的女兒,從此在礦場養兒育女,並和礦工歡笑悲傷在一起。
漫長的礦工生涯,他以一支畫筆,用墨彩描繒礦工堅實和因勞動而變形的軀體;誇張的肌肉線條,疲憊黝黑的面容,卻閃耀著真誠的光輝。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19.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0.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1.jpg

 

尊嚴
1943 油彩、畫布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2.jpg

 

煤巷口等出坑
1957 墨、淡彩、粉臘筆、紙
畫中礦工幾乎赤裸只穿丁字褲,在黑暗的坑內注視著
可能在等待土石爆破後才要前進,又或許在等待臺車接他們出坑
我很以歡這種粉臘筆的筆觸,也很適合表達礦工的粗獷感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4.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3.jpg

 

礦工頌(坑內坑外)
1965 油彩、查布
非常喜歡這一幅畫,用一個旁觀的視角剖面觀看礦坑內的景象
一到三層的地底都有不同的人物肢體動作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5.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6.jpg

 

另外還有一個『礦工頌』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7.jpg

 

桃李春風
他認為學畫的人應從人體著手,因為人的身體最富有平衡、變化和律動之感,故而鼓勵學生從裸女素描入手,不斷自我磨練。
東方水墨與毛華,加上西方的粉彩,運用中西合監的媒材描畫裸女,洪瑞麟讓翠生看到速寫的多樣可能性他說:「畫裸女的心情跟畫礦工不一樣,一邊是很激烈的,裸女則是比較率靜、安靜的實體,是很大的對照。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8.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29.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0.jpg

 

與剛剛截然不同的展區
這一區展出的是裸女的作品,相較剛剛粗獷勇猛的線條,這裡顯得溫柔很多很多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1.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2.jpg

 

原鄉·異鄉
洪瑞解自礦場退休後的畫風更為寬廣自由,從六〇年代至八〇年代多次到日本旅行,留下許多日本
風景作品
七〇年代由於兒女移民美國,他與夫人多次到美國探親旅行,參訪諸多博物館,親炙經典藝街作品,在他與好友呂雲解的書信中道出了他的感動。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3.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4.jpg

 

也展出了洪瑞麟的書信往來等文件
有興趣的話可以細細的閱讀內容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6.jpg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5.jpg

 

🔎展覽名稱│掘光而行:洪瑞麟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10461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門票│ 全票30元
📅展覽日期│2022.03.19 ~ 2022.07.31
📅觀展日期│2022.05.26(日)


臺北美術館 掘光而行x勞工畫家 洪瑞麟37.jpg

arrow
arrow

    記錄病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