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jpg

非遊記 Unaccounted Travelogue
是來台東南亞移工以第一人稱自敘,透過書信、創作、展演
表述勞動意見、生存掙扎、情緒情感,以及對台灣社會的觀察

目前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展期為2022.05.10 ~  07.17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jpg

 

首先!!!
我必須先貼一下門票設計!!
當代藝術每次的門票都有特殊設計,是個收藏的票券的好地方(?🤣
而這次的門票真的太酷了啦!是錄音帶的設計!現在小朋友還知道這東西嗎😳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jpg

 

照著上面的折線,可以折成一個錄音帶
連大小都差不多
而且中間兩個洞洞還是簍空的,好想拿筆進去轉轉轉😳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6.jpg

 

因為太喜歡這門票了
所以看展之前就拍票券拍了一陣子🤣
就乾脆也先來蓋個紀念章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7.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8.jpg

 

山林
兩條人 & 高峰議程宣言 2022
山林草木豐盛,滋養鳥獸,孕育人神。
獵人在此獵物,帝國在此攫取資源,林班工人汗水揮灑草莽間,枝幹夾雜殖民碎片,記憶透過歌謠嵌入年輪。
時間流轉,冷戰的煙霧瀰漫,彼端的山林草木晃動,層疊的山巒淪為戰場,意識形態對峙成樂舞在山徑上角逐,敗者隱入叢林。時間再流轉,山的面貌更迭,懷抱仍在,跑路人沒入深蔭暫得庇護,疲憊的生命在此等待未知的旅程。

「非遊記」就從這座藏納歷史回聲的山林入口。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9.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0.jpg

 

很喜歡這個布幕
除了配色、畫面喜歡以外,還有層層疊疊的神秘感
加上這個空間左右兩邊是鏡子,所以會有無限延伸布幕的感覺
真的很美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1.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2.jpg


非理性的選擇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2022
影片、書報及畫作
以影音裝置、平面媒宣,以及畫作空間的佈陳,試圖營構一個中繼轉換的候機室意象。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3.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4.jpg

 

透過東南亞文字報刊、《唱四方》的歌曲輪播、以及移工畫家陳氏桃(TRẦN THỊ ĐÀO)的《人生三部曲》,呈現移工們來台之前無法具體想像的生活場域,也呈現他們的身影與聲景。
移工在離鄉出國之前,真的都想清楚了嗎?那些說不清楚的緣由,也許藏在旋律裡,只能用唱的;也許埋在色彩裡,只能用畫的。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5.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6.jpg

 

非主流的感情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2022
文件、影片及裝置
主調以黑白格紋地板,作為連結移工重要聚集地北車大廳的意象
我個人很喜歡這個空間,因為這就是台北車站經典的地面
曾經我也坐在這裡過 😌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7.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8.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19.jpg

 

展間中的行李箱,是「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游擊式分店
箱裡裝滿了眾人捐贈的東南亞書籍和「移民工文學獎」出版品
移工圍著行李箱,箱子裡是他們看得懂的書
彷彿在異鄉的曠野裡圍著營火取暖,接收母語書籍無聲傳送的力量。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0.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1.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2.jpg

 

非線性的逃逸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2022
影片、畫作
以畫作、影像以及布條的裝置,意圖形構一個迷宮意象的探索空間,呼應失聯移工(逃跑外勞)的心境。
懸掛布條上的文字,摘錄自《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紛亂地敘述著移工們不同生命情境的切面。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3.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4.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5.jpg

 

這一區有很強烈的壓力氛圍
但這也是設展成功的地方我覺得😌
走進展間,身邊都是垂掛的布條,上面盡是一些讓你省思的句子
牆面上有一些畫作,沒有說明畫作介紹,也能透過畫作感受到寂寞、困境等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6.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7.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8.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29.jpg

 

流浪記
大大樹音樂圖像 2022
文件、圖像、影像及聲音裝置、卡帶
流浪,是這展間的關鍵詞,也是當代原住民創作歌謠的關鍵詞。
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頒布《台灣省戒嚴令》
1951年,針對原住民部落頒布《山地施政要點》,推動「山地三大運動」,包含「山地人民生活改善運動」、「獎勵育苗造林」、「山地國語推行辦法」。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0.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1.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2.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3.jpg

 

當時的世界壁壘分明,冷戰軍備與意識形態的競技下,台灣被劃在反共的最前哨,政治思想的控制無遠弗屆
在「山地」部落,思想「洗腦」透過唱片出版、政宣與國防系統動員的歌舞隊、救國團、山服隊等多種管道滲入。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4.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5.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6.jpg

 

在前往二樓的樓梯處,有一個小小的空間
這邊擺放著小桌子、書籍和耳機
可以坐在這邊閱讀、聆聽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7.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8.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39.jpg

 

馬長角,柱開花——冷戰下的摩蘭
阿堤.穆桑 2017
文件、影像、錄像及聲音裝置
1947至1991年的冷戰時空下,泰國東北地區(或稱「伊善」)產生急遽變化。
該地區在短期內從窮鄉僻壤,突然轉變為摩托車(長出犄角的馬兒)和電線桿(綻放花朵的柱子)充斥大小村落鄉鎮的地方。
那是個充滿刺激、極速變化的時代,而快節奏的摩蘭歌謠也成為那時代的配樂。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0.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1.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2.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3.jpg

 

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
張碩尹 2020
雙頻道錄像裝置、複合媒材
紀錄藝術家在山中居住兩週的生活,並邀請一名阿美族獵人共同合作,就地取材建屋製床、放置陷阱,並製作野外求生發明器。
張碩尹透過半紀錄片的雙頻道錄像及房舍器物的裝置,呈現台灣自然景觀中三個物種:檳榔樹、山蘇花、與非洲大蝸牛——之間的關聯,試圖以「物」的視角重新觀看人類歷史的軌跡,也嘗試實驗將藝術「技藝」轉化成山間「生存技能」的可能性。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4.jpg

 

不同吸引力
施永德 2022
多頻道聲音裝置、複合媒材
施永德以部落熟悉的材料:黑網、防水布及手提式音箱
陳述1960-1980年代阿美族人「跑船」的故事
透過訪談錄音、歌曲以及海洋環境音的裝置,探討流行歌謠的歷史脈絡與其傳播激進盼望的能量。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5.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6.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7.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8.jpg

 

接著來到一個寬廣的展區
展品設置在靠牆或角落,所以覺得這區的空間很寬敞
這邊的展品多為聲音、影片的媒體呈現
因此我就拍拍照,有興趣的話推薦現場觀展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49.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0.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1.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2.jpg

 

這個展品忘記名稱了😌
但它隨風飄蕩,我覺得畫面很美,就多拍了幾張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3.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4.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5.jpg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6.jpg

 

我自己滿喜歡這個『非遊記』展,生活在台灣,沒有想過移工來台工作的心境
透過展覽的方式,來感受他們的想法、心情,算是個值得推薦的展覽
然後這次當代藝術的門票設計我真的太喜歡了😳!看展之餘還可以收集美麗的門票

🔎展覽名稱│非遊記
📍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103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門票│ 全票50元
📅展覽日期│2022.05.10 ~  07.17
📅觀展日期│2022.05.21(六)

非遊記x台北當代藝術館57.jpg

arrow
arrow

    記錄病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